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回复: 0

“一束光”解析2021年浙江B卷第二题

[复制链接]

1016

主题

5435

回帖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483
发表于 2022-10-4 17: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浙江B卷第二题



【参考答案】(30分)
    这句话是指:做事情只要注重运用群体的力量和智慧,就一定能成功。因而,在我国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建设科技强国进程中,我们一定要注重运用新型举国体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通过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凝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资源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难题。
    具体来说:一、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迅速组织多部门、多领域的协同应急科研攻关,短时间内取得积极进展。二、在浙江打造创新策源地中,以明确的建设目标、充足的资金保障打造省实验室;多类型牵头建设单位催生新型研发机构;突破学科界限、按需组织顶尖科研力量协同攻关核心技术;以高效的成果转化,支撑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三、在探月工程中,嫦娥五号在多个重大阶段和关键步骤中环环相连、丝丝入扣,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的重大突破。同时整个探月工程自批准立项以来,聚焦目标,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方法,实现六战六捷。

【本题解析】 
    每一道申论题目都需要经过阅读题目、分析材料、答案组织三个步骤完成,下面就是按照三个步骤对本题的详细解析。
●阅读题目:
    二、资料9中说:“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结合资料7、8、9,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30分)
    要求:理解正确,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逻辑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

1、题干分析:
    (1)使用材料范围是材料7、8、9。
    (2)题型是分析题——句子理解。
    (3)问题核心任务就是依据材料理解题干给出的这句话。这句话中关键词就是“积力和众智”,字面意思比较好理解,就是积聚力量、众人智慧。但是具体干什么事情需要积聚力量、众人智慧,题干句中却只字未提,这就需要结合材料了。

2、要求分析:
    (1)理解正确,观点明确。前者是指对题干具有一个准确的字面意思阐述;后者是指结合材料运用前者的理解对某件事表明看法。
    (2)分析深刻,逻辑清晰。前者是指对前述观点进行有力的证明;后者是指对答案的陈述有逻辑性,先说含义观点,后说证明过程。

●分析材料:(分析下划线标记)
材料7
    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②这些重大决策充分显示了新型举国体制在我国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建设科技强国进程中的重要性。
    (①通过两次全会向我们传递一个核心概念:新型举国体制。其中“举国”二字,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题干中的“积力之所举、众智之所为”。对材料的敏感度即使如此,接下来要格外留意对于新型举国体制一系列表述。②这句话依然提到了新型举国体制,但重点不是传递概念,而是告诉我们新型举国体制对于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意义。注意!我们从题干那句“积力之所举、众智之所为”出发,得到的是普世的理论,而这个“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建设科技强国”就是一件具体的事情。简而言之,得到的信息就是:普世的理论指导具体的工作)

    ①所谓举国体制,就是国家利用各种行政和政策手段,举全国、全社会之力去达成某一特定目标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其实在古今中外都有成功的案例。②发达国家在国防安全领域、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战略高技术领域,从未中断过举国体制的做法。比如,美国的“曼哈顿”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半导体制造技术战略联盟、日本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欧洲的“尤里卡”计划等,都是通过举国体制的推动取得成功的。
    (①主要给出举国体制的定义,但是注意不是新型举国体制,缺个“新型”。同时,不出所料,举国体制就是“积力之所举、众智之所为”的具化。②举例而已,无非就是证明举国体制的制度优越性,无用)

    ①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经济发展水平极为低下、科研基础极为薄弱的条件下,我国的科研系统按照“集中力量,形成拳头,进行突破”的原则,由政府全盘负责科技规划、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并直接组建和管理科研机构,其人力、经费、物资等完全由政府按计划统一调配。在国际封锁、国内科技资源稀缺的条件下,这一体制能够将有限的资源向战略目标领域进行动员和集中。正是在这种体制下,中国才能够在“一五”计划期间展开以“156项工程”为核心的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才能够取得“两弹一星”等重大科技成就,铸就国防安全的战略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取得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高铁项目、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神舟”飞天、“嫦娥”奔月、“蛟龙”入海等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②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举国体制相比,新型举国体制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通过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协同发力,凝聚和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资源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难题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
    (①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阶段发挥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果,其实和上一段的外国事例是一样的作用。②承上启下非常关键,体现了举国体制和新型举国体制的不同。而很显然,我们需要的肯定是第一段中讲到的新型举国体制。结合第一段与题干给定句子,要点提炼为:在我国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建设科技强国进程中,我们一定要注重运用新型举国体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通过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凝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资源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难题。这属于观点明确)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我国再次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在应急科研攻关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疫情发生后,科技部门迅速组织由多个领域顶级专家组成的科研攻关组,确定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五大主攻方向,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短时间内就取得积极进展,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放眼未来,不论是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还是完善平战结合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都更加需要我们不断用好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这个独特优势。
    (本段主要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为例,讲述了新型举国体制在其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这恰恰是对观点的证明,是要点但需要概括,要点提炼为:在抗击新冠疫情阻击战中,依托于新型举国体制,迅速组织多部门、多领域的协同应急科研攻关,短时间内就取得积极进展,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材料8
    作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浙江在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新征程中,自觉强化国家使命导向,从国家急切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凝练科技问题,布局战略力量,配置创新资源。为此,浙江提出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域创新体系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创新体制,着力推动“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全力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省实验室”这一新名词应运而生。
    (本段主要讲述了浙江想要干什么,与上一段的疫情阻击战一样,讲新型举国体制呈现在案例中,本段浙江主要是想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同时,引起下文,提出浙江省实验室)

    “浙江省实验室”的提出和建设,鲜明地展现出浙江以超常规力度建设世界级科创高地的决心和魄力。首批4家省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十分明确:之江实验室和湖畔实验室聚焦“互联网+”领域,良渚实验室和西湖实验室聚焦生命健康领域。每家省实验室平均5年100亿元左右的总投资,换来的将是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建设省实验室,是浙江构建全域创新体系、提升创新效能的重要一环,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一次生动实践。”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浙江省实验室建设的特点,而这些特点都是新型举国体制的体现,要点提炼为:以明确的建设目标、充足的资金保障打造省实验室)

    新型举国体制催生新型研发机构,从这4家省实验室的牵头建设单位来看,之江实验室由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共同举办,是混合所有制事业单位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良渚实验室由公办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浙江大学举办;西湖实验室由西湖大学这样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牵头建设;湖畔实验室的举办单位阿里巴巴集团则是一家民营企业。
    (浙江省实验室建设的特点,而这些特点都是新型举国体制的体现,要点提炼为:多类型牵头建设单位催生新型研发机构。注意!开头小半句已然说明一切,后面的4个实验室事例就不再重复提炼要点)

    为更好地利用体制优势攻关核心技术,之江实验室创造性地提出了“高原造峰”工作机制,采取“大兵团作战”,突破学科界限、按需组织顶尖科研力量协同攻关。实验室的“先进工业互联网安全平台”项目,由两位院士牵头,联合了国内10家优势科研单位的力量,较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内生安全文件存储系统、内生安全云管平台等多款核心装备。
    (浙江省实验室建设的特点,而这些特点都是新型举国体制的体现,要点提炼为:突破学科界限、按需组织顶尖科研力量协同攻关核心技术。注意!开头中心句已然说明一切,后面的工业互联网安全平台事例就不再重复提炼要点)

    支撑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是省实验室的使命之一,为此需要探索高效的成果转化模式。西湖大学自主研发的新型红细胞治疗技术日前完成近亿元融资,即将进入临床试验。相比制药行业新药研发动辄10年的转化周期,这一成果用很短的时间就迈出了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第一步。这得益于灵活的成果转化机制。从专利申请、法律咨询到投资人谈判,专业的成果转化团队全程参与,不但大大加快了项目落地的速度,还能让科学家更加专注于科研。浙江省实验室未来的许多创新成果也都将受益于这种“深度孵化”模式,从而加快产业化进程。
    (浙江省实验室建设的特点,而这些特点都是新型举国体制的体现,要点提炼为:以高效的成果转化,支撑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注意!开头中心句已然说明一切,后面的西湖大学事例就不再重复提炼要点)

材料9
    ①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圆满收官。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
    (①交代嫦娥五号项目成功的背景,没有要点。②主要交代嫦娥五号的成功最关键的是: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而之所以能取得成功,还是源于新型举国体制)

    对于中国来说,嫦娥五号任务不仅是一项重大科技成就,更是体制优势和精神力量的伟大胜利。在23天的时间里,嫦娥五号完成了一次对接、六次分离,两种方式采样、五次样品转移,经历了11个重大阶段和关键步骤,环环相连、丝丝入扣。实现了我国首次月面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突破,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段主要讲嫦娥五号成功的难度很大,但是依托于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最终取得了胜利。要点提炼为:嫦娥五号在多个重大阶段和关键步骤中环环相连、丝丝入扣,首次实现月面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突破。最后的重大突破结合上一段可以简化为: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的重大突破)

    更令人瞩目的是,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批准立项以来,聚焦“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目标,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方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条龙”攻关攻坚,“一盘棋”协同推进,“一体化”迭代提升,实现了“六战六捷”。“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探月工程汇聚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技术的每一次突破、工程的每一步跨越,都是团结协作的结果,传承弘扬了中国航天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优良传统和创新精神,形成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伟大探月精神。这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科技创新战线上的又一次体现,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科技创新实践相结合铸就的又一座丰碑,对我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走好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段主要讲的整个探月工程自批准立项以来,依托于新型举国体制,实现了六战六捷。新型举国体制发挥作用了,要点提炼为:整个探月工程自批准立项以来,聚焦目标,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方法,实现六战六捷)

●答案组织:
    在我们的方法体系下,答案整理的精髓在于依据题目的要求和材料的逻辑结构。
    本题的难点也是所有分析题的难点,很多人不会破题,对于句子分析题来讲,破题的关键就在于给定句子中的核心词,在本题中就是积力和众智,结合材料我们能够联系到新型举国体制,这就完成了破题。
    首先要解释含义,这是句子分析题的常规破题步骤。
    其次要表明观点,这是本题的特殊要求,有些句子分析题是不要求观点的。但是不要形成死板印象,一定要就题论题,题目为王。本题的观点就在第一段,简而言之:“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建设科技强国需要新型举国体制”。
    最后进行证明观点,通过“抗疫、浙江省实验室、探月工程”三个事例都是依托于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这就证明了我们前述的观点。
    更多真题解析请关注论坛申论学习官方号——“申论成蹊”公众号,每日更新有用的申论备考知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163人事招考论坛 |Sitemap|网站地图

GMT+8, 2024-6-3 06:32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