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回复: 0

“2012湘版征文”17号——行测80,不必非死磕数学;待业考公,坚持全凭信念.祝福诸君!

[复制链接]

1004

主题

5338

回帖

8350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350
发表于 2024-1-19 20: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Z2011年毕业,国考酱油,法检差一名未进面,联考进面未果。后南下找工一月,打工两月,深感坑爹。遂辞职,连战国考、联考、粤考、广州市考,幸有所获,广东某市政审环节放弃(与招录单位好谈好散,并确定第二名递补,没有浪费指标。),联考已体检。
一年来吃过亏,受过挫,走过弯路,也算有一些经验,写在这里,当做一份对论坛的感谢,一份对各位考友的祝福。我想一些困扰不止我曾也不止我会遇到,一些经历总有人能参考。如果能给大家小小的帮助与鼓励,我会非常高兴。同时也攒人品,祈祷后续顺利。
首先上干货——备考经验。或许不会谈得很细,但是这是我一年以来这么多次考试之后,印象最深刻,认为最重要的一些内容。其中不可避免会涉及到一些资料名称,请版主酌情处理,如不合适,请通知我删去。
【行测】:3+2,如果避不了短,那就扬长
       我向来是行测决胜负的,申论始终是在平均分或者平均分偏下一点徘徊。我行测考得比较好的两次,一次是12年国考69.5,一次是12年联考81,其余还有粤考63,广州市考71,不算拔尖但还过得去的分数。但无论是哪次考试,我数学运算的部分基本都是蒙的,有时候会做一两道,但主要还是靠蒙。这里要提到行测常谈常新的一个问题——行测数学不好怎么办?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这个问题,我也在看完筱月的帖子后虎躯一震猛练模块,但很可惜,没有成功。丰满的理想是补好短板,秒杀一片;骨感的现实却是我花了很多的时间,讲座也看了两遍,模块也练了不少,题目做起来还是很吃力,模考或者实战的时候就更加发挥不出来了。常常一道题看着很眼熟,做起来很纠结,耗时五分多,正误三七开。
       嗯,我知道问题在哪里的,原理还没理解透,题目还没做够。但我确实是花了一两个月的时间,自认态度也还算端正。可能我在这一块悟性确实低一点。而这一段,就是写给跟我一样不擅长数算的筒子。不要被数算吓住了你前进的脚步,绕过它,也是可以向高分发起冲击的。我们需要的是“最适合自己,最有效率”的备考。
       我的行测备考是以套题为主的,非常重视“整卷题感”的训练。行测由言语、逻辑、数算、常识、资料分析这五个部分组成,但有了大题量和严苛的时间限制,就使得各部分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前面的部分做题顺利与否,是否预留了足够的时间,会对后面的做题,也就是对全卷的分数有关键的影响。因此我觉得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与节奏,并在不断模拟中体验各种临场感觉,从而保证较为稳定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只练习专项,把套题当做专项的简单相加,或钻进专项里埋头训练而忽视了全局观、临场感和节奏的训练,我觉得是不可取的。毕竟“把每个部分都练得出类拔萃再上考场去秒杀众生”这种想法,实在是太理想化了。备考行测,战略战术不可少。
       我个人有一个“3+2”的公式,即言语、逻辑、常识+数算、常识。前面一部分是要保证高正确率的,后面一部分是可以随缘的。由于言语逻辑题量较大,加上资料分析如果可以保证较高正确率,即有望拿到60%以上的分数。常识对一半不算奢望,这一来就有70%多了,数学十道题,就是蒙也能对两三道吧?实力是客观的,运气也是客观的,蒙十道一道也不对,也是较小概率的事件。
       而有了70%~80%的分数,如果申论不太扯后腿,可以说大部分的职位还是很有希望的。
       这些数据没经过科学论证,只是我个人的一种思路,各位不必细究,了解这个意思就好了。在前一部分里,我又把言语和逻辑当做“基本盘”,而把资料分析当做重点火力对象。我的言语逻辑本身基础还可以(当然这一部分我想也是很多人的“基本盘”),备考也比较顺利,是力求高正确率的部分。资料分析则是比较薄弱,而经训练有明显提高的部分。有的考友可能数算更强,而言语觉得摸不着头脑,就可以把数学当做自己的基本盘。总而言之,我觉得行测的备考就应该先做一套试卷,从找自己的“3+2”开始。
       高正确率是指稳定80%左右。如果无法达到这个程度,就还需要把长项继续磨尖,或者弱项也要适当争取,来达到我们期望的整体水平。比如在数算中咬牙攻克几个常考题型,或者努力摸索言语某一类题的窍门所在。我联考对答案时言语到逻辑那块有连续50多道题一道也没错,完全对得起我放弃数学省下来的那一部分时间了。这里捎一句,很多考友喜欢在最后几分钟里挑战极限去做数算,甚至导致没时间涂答题卡,我觉得这个非常非常划不来。两分换白卷,这是什么样的性价比和风险系数?忘填和填错答题卡,是行测里不可原谅的错误。建议大家打印一摞答题卡,平时就全真模拟。
       两个小心得:心得之一,排除是行测第一大法。心得之二,要积极动笔写画。
       这两点可以合在一起说。曾听过一句话“考试是和自己的对话,也是和出题人(即试卷)的对话”。我觉得放在行测上尤其合适,因此答案一捂在草稿纸上洋洋洒洒是最下策。类似的论调大家听得都多了,但动笔做题时有时还是沦入这种模式。我觉得在试卷上快速写画是很重要的,可以做很多事情,分结构,划层次,标重点,排选项···有时候有个选项很明显错误,剩下三个很纠结,这时候是停下笔来看着题和选项发呆吗?不是的,先把那个不是的划掉。划掉一个,你的思考范围就缩小一点,你工作记忆的负担就小一点。然后一边揣摩题干,一边把“比较”不靠谱的划掉,继续排除。考场上没有百度,很多时候看不出绝对的正确,正答是在比较中得来的。行测的时间非常紧张,一看到纠结选项,很容易让人产生畏难和紧张心理,这时思维就容易逃避,开始发懵。这样小则浪费时间,大则情绪崩溃。动手写画,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让你注意力更集中,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也对自己选的答案更自信。
        心得之三,要像运动员一样,密切关注自己的状态。
        我觉得套题的练习,前期不少于一周一套,冲刺阶段应该两天一套。尤其是在你投入地训练专项的时候,更应该定期模拟套题来监测自己的状态:“专项训练有成效吗?长项有没有下滑呢?整体是不是顺手?”我就是在定期做套题的时候发现我虽然数算练得不亦乐乎,但一做套题,就发挥不出来,更糟的是,因为有了“不行我都专项练过了一定要做一些出来”的执念,反而影响心态,浪费时间,与初衷完全背道而驰了。这时,离联考只剩两周时间了。
        后期也是一样的,“什么时候自己会觉得紧张?紧张起来的感觉是什么?怎么控制下来的?”在这样的不断探索和调整的过程中,你对这种考试形式,对自己的特点都非常了解了,那么你就可以胸有成竹地上战场了,你不会让自己崩溃,不会忘记涂卡,也不会匆忙涂错卡,当然有的时候会的题多,有的时候会的题少,但你不会让一个难的部分拖住整张试卷。
        关于试卷,历年国考卷和各省市真题卷应该是最宝贵的了。但我觉得一上手就做真题,有点暴殄天物。很多考友一开始狠不下心做完一整套试卷,太可惜了。模拟卷也是可以达到“整体题感训练”的效果的。当然有很多筒子认为劣质的题会打乱你的节奏,但我觉得,只要有问题的题不超过5%,最后结果就应该是能反映你真实水平的。本来行测练习,训练的重点就应该是分析题目的方法,怎么样快速排除,怎么样快速锁定,怎么样绕开陷阱,怎么样在模棱两可中做出取舍。有时候遇到不服气的解析,我会直接当它出错了,吐槽一句“编者水平真坑爹”,但是还有其他100多道题呢?不能每次都是他错吧。自己有什么系统性的问题导致低分?去总结和思考这个。总之我练套题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不管你出神马题,我都能做对60%以上”。行测不像高考那样,知识点都是写在大纲里,考到踏实处的。很多时候,分析思路、把握节奏比死扣正确答案更重要。这次考了的词下次没准就不考了,但通过感情色彩、语义轻重、范围大小、文体差别、前后衔接···来比较、排除、筛选答案的路数却不会变。题海穿肠过,思路心中留。至于套题的选择,个人做过某公和某图的,咳咳,感觉某公的好一点,某图的也还行,但是不要一个系列的都买,神马全真啊、预测啊、冲刺啊,买回来一做有很多重复的题- -那叫一个郁闷啊。
       请珍惜手中的每一套题!做题的时候模拟一个最贴近临场的环境。不要多留时间,也不要掐紧时间,不要接电话上厕所,也不要被妈妈喊出去帮她打酱油。考试怎么考你就怎么模拟。考完分析每个部分的正确率,做个记录,再花跟做题一样的时间去分析总结,错题登记。
       几点补充:一、放弃数算,主要是给跟我一样数学确实不行的朋友,数学基础较好或者训练有提高的筒子,请勤学苦练,不要放弃这个拉开分差的好机会。二、如果打算攻下数算,请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定将原理吃透,题目烂熟,否则胜利果实很难守住。三、当数算在整张试卷中比重较大,或者基本盘正确率不稳定时,请慎重。四、挑战省直、省会或以上职位高端战场的筒子,也请慎重。五、逻辑这部分不认真则已,靠日常的经验和语感去做,要认真就要彻底搞懂,不然反而会糊涂,以前会做的也不会了。刚开始一段会有越学越晕的感觉,多思考,看例题,多做些题就好了。
【申论】
       申论我就真没经验,只有血淋淋的教训了。12年国考报考某海关,申论大作文没写完,结果差四分没进面试。如果把作文写完,虽不能上岸,也能吃一回高端的酱油面吧。所以,各位考友,一定要重视申论。
       我的教训有这么几条:
       首先要多练。我想上考场之前没做过行测试卷的应该不太多,但从没完整写过一套申论的就大有人在了。我自己在这么长的战线和这么多次考试准备中,完整的申论习作不超过3篇···平时都写不下去,上考场怎么能不坑爹呢。所以请跟我一样情况的筒子先硬着头皮练吧,至少要保证写完,再一边赏析参考答案一边修改润色。
       其次是关于材料的处理。我考了好几次才意识到一个问题——我连怎么读材料都没搞清楚。阅读材料其实是在处理材料。拿到试卷先看题目,然后带着主题意识去处理材料。这个过程会删掉无用的,抠出关键的,重点的内容要细读,那会成为你小题的得分点和大作文的切入点。材料里写一个问题,会有表现、直接原因、深层原因、正方观点、反方观点、解决措施···等等,这么去读材料,材料就会完整而立体。而且,小题和大作文也是一脉相承的。通过完成小题对材料和主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清晰的把握,再从小题中选择一个切入点来作大作文,融合自己在读材料和做题过程中的思考来成文。在读完材料的时候,心里应该有一个对整张试卷作答的框架。
       第三,申论的写法是百家争鸣的。高手们有不同的路数,新手们无所适从。我觉得比起站在原地烦恼,不如多看几家,多写几篇,各种路数都尝试一下,在破而立的过程中,也许就能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写法了。

【面试】:短平快的三点式
        把考官当领导,把考官当依靠,眼神交流,微笑答题,从关键词着手,答完三点~四点就撤。
        看过不少面经,也吞过不少所谓套路,也在YY上听过不少考友答题,但现在剩下来的我自己的套路,就只剩这一句了。
        套路我觉得多看一些、多听一些甚至多练一些都是有必要的。但是一定要让套路为我所用,而不能被套路困住。虽然各种培训机构总结出来的套路体系完整内容详实,但在面试短暂的思考时间中有时难以发挥出来。而且套路答得太多,自己反而没有空间思考,没有时间表达,也很容易被考官看出来。
        我的套路简明扼要,就是关键词与维度相结合。
        关键词包括主语、主体、一些定语、修饰词、附加条件等
        有两个意思,第一,弄清关键词,不要答偏题。面试的时间虽然宝贵,但审题一定要非常仔细。可以说只要是出现在题干中的实词,都是包含着答题需要注意的要素的。有些是限制,比如问你政府该怎么办,你就不能答企业,或者要换成“政府要号召/引导企业······”这样的说法。有些是提示,提示你答题的角度。找出3到4个关键词,我们答一道题的材料也就够了。
        如果只找出一个关键词,只要这个关键词是最重要的那一个,那么我们可以先破题,答个意义、感想、背景之类的,再正着说一遍,反着说一遍,最后提措施,或者提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也有三到四点了。
        维度大的来说有问题、表现、影响、原因、意义、措施
        环节:事前、事中、事后,
        层次:国家、社会、个人;
        角色:政府、企业、学校、家长、个人、工作人员、人民群众···
        政策:调研、制定、宣传、落实、监管、奖励表彰/惩罚措施
        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总结分类一下,习惯了这样的答题方式之后,就很容易在短时间里组织思路和语言。
        看到题目的时候,不少筒子会先发一下懵。不要发懵!这样会放纵紧张感,也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大家在模拟的时候可以多多适应这个最初的几秒,尽量让自己能立刻兴奋起来,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还是跟行测时候一样,积极动笔。面试题纸不能写字,就在草稿纸上写,去找关键词,去写要点,能写出三点到四点,就可以开始答题了。
        举个例子,今年广东省考有一道题“我国普遍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西部某贫困县排除万难,多方筹措,实现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十二年义务教育。你认为应如何保障这一政策的实施?”
首先,贫困县肯定是一个关键词。既然是贫困县,资金肯定是最大的问题。再运用维度中政策的环节来看,就有资金的筹措、管理、分配、监督落实四个点了。
       即一、进一步加大财政拨款力度,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开源节流,保障资金到位。
       二,资金的管理要明确权责,公正透明,资金流向要实行逐级问责负责。
       三,资金分配要向落后地区倾斜,避免资源分配不公使得好学校越好,落后学校仍旧无起色,使政策流于形式。
       四,资金来源和流向,可以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于非法挪用、侵占的,要严肃处理。
       运用维度中的“角色”来看,可以答一、政府要加大投入持续保障;二、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使政策真正发挥效应;三、家长要提高觉悟,摒弃“读书无用”的思想等等

        准备面试的过程中可以多看一看新闻,时评,社论,尤其是开头结尾,每段首句末句这些信息量比较大的地方。也可以跟着一些新闻下面的滚动字幕念新闻。把自己当成主播,我觉得这样的语感是比较合适的。中气足,语速恰当,立场也对。念多了,就能自然记下一些比较“漂亮”的表达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开展网络问政”神马的。 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顺畅的用,让考官觉得这是你的积累,而不是硬塞进去的,显得蹩脚。      

       面试时大家都会紧张,与紧张相处得更好的人会获得胜利。进考场之前,我总是暗示自己“我不是来考试,是来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所以我要看着领导,带着微笑,好好说给他们听就行了。”再对自己说上一句“领导放心吧,我是会做事的!”
       今年参加了一次挺大型的模拟面试,旁听的人应该心态是跟考官接近的吧?旁听了不少考友的表现之后,感想如下:
       一、眼神交流和表情比我想象得重要多了。某种意义上来说面试确实是形式大于内容的。选拔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在重要场合能表现得沉稳自信甚至大气有亲和力,会非常加分。大家可以这么想,在这个气氛紧张的空间里,考官是你唯一的交流对象,他们正在关注你、倾听你。从感情上去亲近他们,依赖他们,用你的眼神传达你的决心,用你的微笑来释出尊重和诚意。
       二、不要思考太长的时间,也不要答得太罗嗦,10分钟三道题,3分钟思考,8分内答完是比较合适的。思考太长的,一个原因是早脑海里组织具体的语言,而不是组织思路。其实你组织五分钟语言,说出来不过几句话,但是你组织四个思路要点,就能说上一大堆。其实只要我们心里有谱,脑子里有思路,你张嘴的时候是能自然而然地组织语言的,我们的大脑是有这种功能的,我们要去激发这种功能,而不是束缚这种功能。试想当我们在家跟妈妈激烈论辩为什么存钱旅行比存钱买房更重要之类的时候,我们会在脑海里组织具体语言么?不会,我们会有一个强烈的念头,几个很有杀伤力的关键词,和几句经典的名人名言,然后一张口就如滔滔江河自动绵延不绝了。
       三、流畅非常重要,其次是层次,然后是逻辑。旁听过面试的都会懂的,流畅太重要了。层次主要是要分清楚,不要其次个没完,也不要其次完了再第二,最好不要点套点。在其次下面再分个一二三,写在纸上的话看起来是很有层次内容又充实的,但说起来就比较晕了,如果再断续重复个两下,反而会让人觉得层次不清。有的考友会为了组织一个完善的逻辑而思考很长时间,在语言组织上也会颇费功夫,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我觉得面试的逻辑,只要基本次序不要弄混,再把明显重要的放到前面不要主次颠倒,就没有太大问题了。答出你自己的逻辑,简明,直接,有亮点,就行了。
        四、多上YY练,但别受打击。YY上的练习对于练胆、打开思路,和适应最初几秒的“发懵期”都很有帮助。但不要觉得YY上高手很多,自己很拿不出手。因为YY确实集中了各地的高手,而且敢上麦的,都还是有点底子的,高手多很正常。但是只要你敢上麦,勤总结,有进步,你就成功了一大半。别担心,你面试的对手不一定有他们强,做好你自己就行。其次有些人是对着电脑更放得开,有些人是看见真人发挥得更好,看看自己是哪种情况,然后做一些调整。毕竟面试是对着评委的,除了内容、层次、流畅度和声线之外还有别的影响得分的因素。面试,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
【其他】
【全职】
准备辞职那会儿天天看论坛上的全职考公心得贴。很不安,很迷茫。辞职的话,就没退路了,一想到呆家里一年还考不上就觉得一片漆黑。
对于全职还是在职考的问题,我觉得打算全职的筒子要考虑这么几个因素:
一、家里是不是支持?我是属于家里全力支持的情况。当初我去打工,他们支持,我说要辞职考试,他们也支持。家人的支持会让你内心平静,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公考备考周期长,也比较枯燥,压力也比较大,如果家长不理解甚至不支持的,言语脸色冷淡一些,有时一秒就让你怀疑其自己奋斗的意义,存在的价值。
二、经济。其实考试还是比较花钱的。生活费,买资料,交通,住宿,有的还有培训班,加起来真的是一笔数目。
三、个人性格。如果送那种不适合长期枯坐,注意力集中时间较长的,也许就没必要考虑全职。早起一小时,晚睡一小时,再抽点空,也能保证学习时间了。再有,脸皮比较薄,受不了人家打听“关心”,觉得很影响心态的,也还是别辞职了。一开始,走哪儿都有人问“唉哟,小孩这么大了啊?毕业了吧?在哪儿工作啊?”一开始真的很惆怅,也很愤怒,心中有一千只神兽呼啸而过“关心别人家的小孩干嘛?管好你自家的就行了!”后来想通了,其实有点熟又不太熟的人见面可不就这么一问么,跟“吃了吗?”差不多。而且“看见你过得不好我就放心了”可说是人之本性,多少都有点这样的,被人家拿去心理安慰一下也不会少块肉。因此后来再遇见这么问的我都会接话:“毕业了,在家呢,我爹发工资!”
我都豁出去辞职了,还怕你们明里揶揄暗里嘲笑一下?不论什么也不能动摇我的心意。因为这是我做出的选择,我要对自己负责。

【信念】
       胜利是属于对她更渴望的人。决定参加考试,就应该相信胜利一定是属于自己的。不需要理由。在淘汰率如此之高的竞争中,人人有可能是炮灰。但是,如果自己不能把自己当成主角来奋斗,那么在焦虑和动摇面前就没人能救得了你了。想着“这么难考,考不上也很正常”“这么难考,我哪知道能不能考上”,这样的消极铺垫,对冲刺没有任何好处。自信或许是需要理由的,如果准备得不太好,或者有弱项,我们也许会不自信。对胜利的执着应该是一种信仰,信仰是不需要理由的。不是因为我厉害,我才觉得我会赢,而是我一定要赢,所以我会拼命变得更厉害点。看了林丹的男单决赛我就更加这么觉得了,胜利,属于信仰她更坚定的人。觉得动摇、煎熬、焦虑时我都会这么跟自己说。不安时我不会放纵自己去不安,我会去看书做题听讲座,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实实在在的进步中安定下来。

【发心】
       猴哥在申论拾遗中先论发心,我觉得很有道理。心不平,意不诚,做起事来会事倍功半。因此有以下情况的筒子我觉得备考时是应该调整一下的:看不上公务员这份职业的,对体制非常排斥的,觉得公务员考试很功利委屈了自己理想的,认为自己在职场上或者其他方面还有发展,不能全力备考的。
       这些想法会让你在备考时多一些思想斗争,而没有比思想斗争更让人心累、无法集中的了。前两天看到一个筒子发帖说女朋友觉得他考公务员是“消极的奋斗”。我想对这位筒子说,别人不能决定你目标的价值。我也斗争过,想东想西过,但后来我把这个单纯当做一个考试,刷高正确率会让我很嗨皮,更重要的是,是我自己决定参加的,我想要做一个能实现自己目标的人,从这里跨过去,而不是在它面前倒下来。梦想和目标的意义,不是别人三言两语就能决定的,或许自己也要过后才能慢慢体会到。让自己的这一页闪光的,不是别人的判断,甚至也不是结果,而是自己坚强勇敢,拼命向前的美丽身姿。

【失败并不是最坏的事】
        前面说到我老怕考不上天会塌下来,其实不会的,联考成绩出来之前我已经在准备找工作,船到桥头自然直,日子总是要过的。去年应届考的时候无法理解考霸们如何能顶住压力四处挑战,考了几轮下来也便是那么回事。去年我考的职位,有个姐姐快30考上了,今年身边的朋友,有考两年上岸的,也有考三年上岸的,还有笔试面试都非常优秀,无奈前一名天降大神考了150多的,我想只是时间问题,他一定会考到非常好的职位,有非常好的前途。少有人能一帆风顺,不要因为失败而丧失信心和信念,过与不过,我还是我。
       爸爸说得来太易便不会珍惜,会以为这事很轻巧,上岸了没准还嫌弃工作乏味。水里挣扎一年,人会沉着不少。
       我在面试准备过程中也发现,第一次进面的筒子很多缺乏经验,甚至对面试缺乏概念。失败会给我们经验,也是历练。所以失败并不是最坏的事,放弃才是。

【收尾】
正如楼下一位筒子说的,我这都是小儿科。写这些,是为了给那些迷茫中的筒子打气:数学不好也能考的!申论不好也能考的!这些都有办法可想,并不是挪不开的拦路石。
最后私心推荐两个动漫,超智游戏和斗牌传说。不夸张地说,这两个片子在落魄时候给我力量,帮我找回高考前那种莽撞的自信,和执着的求胜欲。

以上纯属个人感受,只是给大家个参考,还请大家多结合自身实际,不要随便对号入座,表达不严谨的地方,也请多担待。
祝大家早日上岸!

【资料】最后放上一些资料和资料的介绍,只是我觉得曾经受益,请大家自行甄别取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163人事招考论坛 |Sitemap|网站地图

GMT+8, 2024-5-8 13:57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