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回复: 0

“一束光”解析2021年江苏综合管理A卷第二题

[复制链接]

996

主题

5433

回帖

842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421
发表于 2022-12-1 12: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江苏综合管理A卷第二题



【参考答案】(15分)
  材料3中的绣花功夫是值得肯定的,材料4中的绣花功夫是错误的。一、从目的上看:前者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满意;后者是为了让上级领导满意。二、从做法上看:前者是实招,例如:采用信息化河长制公示牌进行信息更新,推行“点位长”领导责任制实行大气污染精细化管控;后者是虚活,例如:调查问卷虚假回复,复工复产不顾实际重复签约、指定优秀企业频繁迎接检查考核。三、从结果上看:前者效果显著,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方便了市民,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后者让群众失望、企业困扰,耗费了基层干部精力,浪费了财政资金。

【本题解析】 
  每一道申论题目都需要经过阅读题目、分析材料、答案组织三个步骤完成,下面就是按照三个步骤对本题的详细解析。
●阅读题目:
  二、“给定资料3”与“给定资料4”中提到了一些地方在应对社会发展变化新情况时所采用的两种“绣花功夫”,请对其进行比较分析。(15分)
  要求:观点正确,分析透彻,篇幅250字左右。

1、题干分析:
  (1)使用材料范围是材料3、4。
  (2)题型是分析题—总结分析之比较分析。
  (3)问题核心任务是让我们根据材料比较分析两地绣花功夫,既然是比较分析,就得有的放矢,需要抓住某些方面去比较,就像比较两个人,可以从身高、体重等方面,这就是本题破题的地方。

2、要求分析:
  (1)“观点正确”。本题题干中要求比较分析,但是题目要求中还有“观点正确”的要求,说明我们通过比较要得出一个结论,两者相互比较孰优孰劣,一定要正确鲜明地表述出来。
  (2)“分析透彻”。分析的意思是把一件事物分成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深入就是详细的意思。那么合起来就是:把一件事物分成简单的组成部分,详细的阐释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这里就是对“绣花功夫”这个事物进行分析,它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对比分析。

●分析材料:(分析下划线标记)
材料3
  ①基层工作细、碎、难,用的多是“绣花功夫”。社会新变化、新现象、新需要层出不穷,这番“绣花功夫”既需要持之以恒,也需要变中出新的“巧心”。②S市新江区最近更新了河长制公示牌,和以往不同的是,公示牌上不再直接写明河长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而是改放一个二维码,市民通过扫描这张“电子身份证”,相关信息便一目了然。③新江区河长办的工作人员算了一笔账:传统的公示牌经常因为河长职务调整等原因需要现场更新张贴信息,改成二维码后,信息更新在网络后台操作即可,节约了维护经费,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据估算,采用信息化河长制公示牌,全区每年可节约公示牌更新费用100万元以上,同时增加了不少新的服务功能,老百姓可随时通过扫描二维码反映问题或提出意见。新江区河长制公示牌“升级”,这一细微处的治理创新正是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
  (①概括的突出了本段绣花功夫的做法——变中出新。②绣花功夫的具体做法,要点提炼为:“采用信息化河长制公示牌进行信息更新”。③所带来的效果:“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方便了市民”)

  ①近年来,N市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大力推行“点位长”领导责任制,全市划出35个重点区域,对数百家包装印刷企业、上千家汽车维修企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针对汽车尾气、扬尘、餐饮油烟等污染滚动开展专项整治;全市2000多家工地都配备了喷淋降尘设备、防尘网,让扬尘“扬”不起来。②精细化管控下,N市PM2.5年均浓度5年来下降近一半,细微处的“绣花功夫”显著提升了老百姓的蓝天幸福。
  (①本段绣花功夫的具体做法,要点提炼为:“推行“点位长”领导责任制实行大气污染精细化管控”。②绣花功夫所带来的效果:“治理效果显著,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材料4
  ①前不久,中部地区某乡镇迎来一次上级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一个星期可以吃几次肉”,有位村民回答“一个礼拜吃一次”。后来反馈情况时,当地基层干部被告知这个问题答得不合格,这位干部很纳闷,乡村治理的水平并不能通过吃肉的频次来体现。再者说,农村有些年纪大的人,平时口味就比较清淡,一个礼拜吃一次肉并不稀奇。②但为了检查能过关,他们还是进行了一番“绣花功夫”式的研究,让村民再次遇到这类问题时回答“想什么时候吃肉就什么时候吃”。果不其然,复查时这个问题就通过了。
  (①本段绣花功夫的原因,上级的检查反馈不通过,没有要点,对比的是绣花功夫本身。②本段绣花功夫的具体做法,要点提炼为:“调查问卷虚假回复”)

  ①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抓好复工复产是多数地方的头等大事。然而,也有些企业反映,一些地方复工复产率不顾实际,越高越好,有的地方实招不多,虚活不少,做一些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高经理所在的某大型公司在中部省份的一个开发区设立了子公司。据他介绍,项目去年就签约了,在开发区的组织下,这个项目又在大数据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签了第二遍,一个星期后又在半导体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签了第三遍。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此类签约现象愈演愈烈,不少地方争相表现“发展成果”。“每次都要硬着头皮麻烦企业,我也不好意思。有的企业不想参加,会委婉地说我们签过一次了,还要再签吗?”一位基层工作人员说,“但只要我们坚持,企业也不敢拒绝,毕竟还要继续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②如此“绣花”,给企业造成困扰,既耗费了基层干部的精力,也浪费了财政资金。
  (①本段绣花功夫的具体做法,要点提炼为:“复工复产不顾实际重复签约”,同时也有一点效果,要点提炼为“让群众失望”。②绣花功夫所带来的效果:“让企业困扰,耗费了基层干部精力,浪费了财政资金”
  注意第一句中的有些地方实招不多,虚活不少,这里的实与虚,恰恰是材料3与4两种做法的鲜明对比)


  严厂长是中部地区一位焦化企业的负责人。疫情期间他们抓住“无接触经济”和5G新基建的机遇,在当地率先建成大数据中心,实现了厂区内5G信号覆盖,厂区环保标准明显提升,复工复产效益显著。结果,换来的是企业成了迎检专业户。“只要有检查组来,上级就把人带来。有时还专门叮嘱,尽量多留领导们一会儿,压缩他们去别处的时间。”严厂长说,我们理解上级的检查考核是必要的形式和监督手段,也理解基层工作的难处。但如果聚焦点歪了,精力就会用错地方。“绣花”是绣好了,味道却变了。
  (本段绣花功夫的具体做法,要点提炼为:“指定优秀企业频繁迎接检查考核”)

●答案组织:

  在我们的方法体系下,答案整理的精髓在于依据题目的要求和材料的逻辑结构。
  材料3和材料4中虽然各自都包含了若干案例,但是材料3中案例体现的绣花功夫都是值得称赞的,材料4中的案例体现的绣花功夫都是错误的。这就是观点。
  对比分析部分要确定对比的项目,就要从材料中挖掘提炼。
  首先,材料3中两个案例里绣花功夫最后都是让市民方便,让市民拥有蓝天幸福,这说明材料3中绣花功夫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满意”。而反观材料4中的绣花功夫,三个案例都是迎接上级调查问卷、争相表现发展成果、应付上级检查考核,这说明材料4中的绣花功夫的目的是“让上级领导满意”。这一对比,高下立判,这就是从目的上的对比。
  其次,做法上的对比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容易想到的,材料3中的两个案例都是实招,解决实际问题的。而材料4中三个案例都是虚活,应付上级的。这一对比,高下立判,这是从做法上的对比。
  最后,结果上的对比也是比较明显的,材料3中案例的效果是非常好的,而反观材料4中的案例带来的效果却是非常不好的。这一对比,高下立判,这是从效果上的对比。
  整体来说,本题对比分析部分是一个难点,其中目的对比需要考生更为细心才能在材料中提炼出来,其他两个对比项目相对简单,大部分考生都能轻松的确定。
  更多真题解析请关注论坛申论学习官方号——“申论成蹊”公众号,每日更新有用的申论备考知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163人事招考论坛 |Sitemap|网站地图

GMT+8, 2024-6-3 04:32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