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爱在边缘

原创申论大帖《申论十三篇》连载——兑现承诺 以飨考生

[复制链接]

949

主题

5290

回帖

8137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137
发表于 2022-8-31 21: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等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9

主题

5289

回帖

8346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346
发表于 2022-8-31 21: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神的贴,,必须看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8

主题

5281

回帖

815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155
发表于 2022-8-31 21: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申论十三篇》连载之二——材料阅读的三才剑法



(1)三才剑法第一式——重视材料



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提炼观点信息并相应作答是申论考试的首要原则。公务员考试选拔的是基础公务员职位,而非领导职位,目的是通过考试选拔出适合机关工作的初级公务员,而非领导干部。因此对新入职的公务员而言,首要的要求是具备相应的信息采集及决策执行能力,而非创造性的领导工作能力,因此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具备初级公务员所应当具备的分析执行能力,而非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体现在申论考试中,即为要求考生注重从材料中归纳、总结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起来就是任何考生,面临任何材料,无论之前对材料内容是熟悉还是陌生,都不能脱离材料去答题。无论是以2016联考还是2016年国考副省级、地市级为例,所有题目内容全部包含“给定资料。。。。。”,可见答案从材料中来的重要性。



(2)三才剑法第二式——有针对性阅读



由于申论考试材料内容洋洋洒洒大概六七千字,如何迅速提取有效信息,成为公考申论能力的一个重要考察项目。在此,我们主张一定要先看题目再进行初次阅读,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而千万不要急于抢时间阅读。试卷下来,扫一眼看看题目说的大体内容,然后花5分钟时间分析试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试题中要求精确定位的试题,要格外注意。例如“根据给定材料**”“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项”,一定要在阅读前就定位清楚。



(3)三才剑法第三式——提炼段义或寻找关键词、关键句

     

        对于绝大多数的考生来说,即使做到了有针对性地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同样也会遇到在面临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表现在将大量时间浪费在无谓地重复阅读材料内容上。(很多考生在申论考场上的表现就是,找不到答案就回头再阅读材料,如果还找不到,甚至还要从头到尾去阅读材料,试卷翻得哗哗作响,造成大量时间的浪费,不仅毫无意义而且还干扰了考生的心态。)这也是绝大多数考生在答申论试卷时的普遍状态。实际上,绝大多数情况下“过度”阅读不仅是没有必要的,而且还会造成考生内心的焦虑,不利于冷静地解答问题。

  在此提示考生,在进行首遍阅读时,可以以尽可能简短的几个词或一小句话标注该段的段义或是勾画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这样的好处就是在资料中进行深度阅读寻找答案的时候,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但对于需要深度阅读的段落(主要表现在相关题目设置及分值上),这种程度的做法就远远不够了,还需要学会提取隐形的要点,在未来的申论考试中,这部分能力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申论最关键的区分因素之一。



例1.[2010年918联考]材料1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生产基地,承担着保证国家能源供应,保证矿工安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重任。在长期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多、小、散、乱的格局。从煤炭整体开采水平上看,年产30万吨以下的煤矿占到70%以上,其中15万吨以下煤矿占到了60%。

  具体来看,在资源回收率方面,中小煤矿平均只有15%。据测算,这意味着开采一吨煤要浪费6吨的资源,每年破坏资源20亿吨,每年因为煤炭开采造成环境总的损失大约有300亿元。在矿难方面,过去平均每年10人以上的煤矿事故有13起,其中乡镇煤矿占到70%,乡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相当于国有重点大矿的17倍。因为开采秩序混乱,很容易滋生腐败。据煤炭和税务部门估计,前些年,山西煤炭实际产量在8亿吨,而每年的报表产量只有6.5亿吨。也就是说,每年有1.5亿吨左右是逃脱了监管的“黑煤”,每年流失税费百亿元以上。这些问题不仅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有碍国家的能源安全,也使山西省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和沉重的资源环境与生命代价。

  2008年9月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煤炭企业全面整合重组。省政府提出,到2010年底,全省目前的2598座煤矿将压缩到1500座以内,兼并重组整合后的煤炭企业规模原则上不低于年产300万吨,单井生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年产90万吨,这也意味着将压减现有煤矿60%以上的规模。


我的分析:材料1分3段,每段的段义或关键词、关键句就在文章当中体现,比较好找。第一段关键句“形成了多、小、散、乱的格局”。第二段关键词是“资源回收率、矿难、滋生腐败、流失税费”。第三段关键词是“压缩规模”。概括材料1的内容就是,由于多、小、散、乱的格局,表现在资源回收率、矿难、滋生腐败、流失税费等方面,所以要兼并重组压缩规模。



例2. [2012国考副省级]材料3发达国家并非生来就是“世界上食品供应最安全的国家”。类似的“食毒时代”,他们也经历过。1906年2月,美国长篇小说《屠场》面世,揭露肉联厂工人非人道的劳动状况,“本想打动公众的心,不料却击中了他们的胃”。

  从腌肉车间里取出的猪肉常常发酸,就搓上苏打粉,去掉酸臭味,经过化学处理,需要什么颜色、什么香味、什么味道就能有什么颜色、什么香味、什么味道,然后卖到自助午餐柜台上去。”“凡是已经腐烂得再也不能派任何用场的臭肉,连同地面铲起的渣滓一道,用来制成罐头,或者剁碎制成香肠。已经生霉发白没人买又运回来的食品,用硼砂和甘油处理之后,又作为原料重新制成正品。”据说,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白宫边吃早点边读这本小说。看到这令人作呕的描述,总统大叫一声,跳起来,把口中尚未嚼完的食物吐出来,又把盘中剩下的一截香肠用力抛出窗外。《屠场》导致美国肉类食品消费和出口急剧下降,瞬间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强烈关注。在舆论压力下,美国国会当年6月通过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肉类制品监督法》,由此逐步进入了食品安全管理法制化的时代。

  1927年,美国农业部成立了一个新的下属机构:食品、药品和杀虫剂组织。1930年,该机构名称改为“食品药品管理局”,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FDA。和FDA一起在联邦层面上负责食品安全的,还有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农业部下属的食品安全和检验局、动植物卫生检验局等机构。20世纪以来,美国政府陆续通过了近20部重要的食品药品监管法律,赋予FDA更多的职权。对于被查出问题的食品,FDA毫不手软,生产商和销售商都会受到处罚,且要花巨额费用召回相关食品。



我的分析:材料3共三段,我们发现逐段提炼段义或寻找关键词、关键句显然没有必要。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是一个关键句,概括起来关键词就是“法制化”。第三段第一句话是关键句,概括起来关键词就是“成立机构”。结合上面材料2的内容提到的他律,我们可以提炼出材料3的段义,即强调他律,从颁布法律和成立专门机构两个方面进行他律。



例3.[2013年414联考]材料2“她们太没有责任心了,上班的时候还玩手机,聊天,哪像我们呀。”陈青头一扭,提高声调对着李婉芸说,李婉芸笑了笑,不做声。

   这是条小小的商业街,有可供歇脚的长凳,时近黄昏,“70后”陈青和“90后”李婉芸在此聊着天。街外,由于植被稀少,工业园区被巨大而又沉闷的灰色笼罩,灰色的天,灰色的厂房,身着蓝色和浅灰色工装的女工们来来往往,货车和摩托车四处穿梭。这个工业区的高峰时期,曾工作和居住着8万人,但随着企业部分产能的向外转移,现在只有3万人左右了。人群的聚散,青春的过往,10年前就来到这里的湖南人陈青是目睹者,就连她自己,也是几进几出,换厂、结婚、生孩子,在生活中,她以家乡为据点,在工作中,她以这里为据点,两边穿梭,沉默又坚韧。

  去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李婉芸是新一批的落脚者,她说她也认同陈青对她们年轻人的看法,但时代不同了,现在的选择多多啊,年轻人可没有那么好的耐性,绝大部分人的志向并不在那些单调枯燥的生产线上,不愿干了就走呗。像她这样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成为她所在城区外来务工人员的主流。这个庞大而年轻的外来工群体的归依,正在给中国社会的发展提出越来越现实的挑战。

    来自湖北荆州,现在在这个工业区一家外资企业打工的一名李姓男员工说:“我们四周是高高的围墙,还有铁丝网,戒备森严,好像监狱一样,连上厕所都限定时间,平均一天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已经在广州打工7年的小王,今年25岁,也在这家厂里上班,他的话语里藏着许多无奈:“你看我们的厂房,条件好着呢。可是,一进车间,所有人就失去了名字。工人密密麻麻地坐着,工作的时候根本没空说上一句话,得死命盯着手里的活,稍微一放松,零件从你眼前滑过,钱就从你眼前溜走了,因为我们都是计件工资。最近我总是想起卓别林的经典电影《摩登时代》,有时我会想,我们是不是和电影中的夏尔洛很像?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我们!”但是,这家厂的厂长助理王先生却说:“现在的年轻工人,已与他们的父辈不同,并不满足于做工挣钱。他们大多受过初中以上教育,对自由、个人尊重越来越重视,如果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马上就会跳槽。企业如果不能有一批长期忠诚的骨干,企业壮大和职工发展都很难谈得上。”

    一项调查显示,当下国内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有人评价道:“中国的工人获得了美国《时代》周刊的认同,却没有在中国获得普遍的认同。”在一些人的眼中,中国的工人,现在基本成了流水线操作者的代名词,是不需要多高技术的作业者。劳动力,不仅仅是生产要素,更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有着梦想和追求,有着家庭生活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星空。

    诺贝尔奖获得者、印度著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在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中,经济发展是必然的事情。相比较于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事情是让更多的人——尤其是普通人,能够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显然,这句话同样契合中国的实际,中国工人,需要时代的认同,需要社会的尊重,还需要有发自内心的骄傲。


我的分析:材料2主要是通过事例来提取段核心,纵观材料2的5个自然段,发现逐段提取段意没有太大的意义,结合题目设置要求寻找工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可以提取出1、缺乏耐性、不能忍受枯燥的流水线工作;2、缺少尊重和认同,要求自由和尊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9

主题

5308

回帖

827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275
发表于 2022-8-31 21: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鼓励~~受限我大学专业,能选的职位不是很多。。。看来我要更加努力,找对学习方法!继续等待楼主更新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3

主题

5413

回帖

839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391
发表于 2022-8-31 21: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申论十三篇》连载之三——材料阅读四大技巧



阅读技巧之一、重视首末句


文章讲究起承转合,因此相当一部分的材料都能从段落的首句或末句找到段落的大意或中心思想以及关键词、关键句,而这往往成为材料的关键。


例1.[2011国考地市级] 在城里公立小学开学的9月1日,张老师的打工子弟学校也开学了,在垃圾场边的平房里,18名学生走进了简陋的教室。同是小学教师出身的李某夫妇创办的“行知打工子弟学校”,则在一片荒芜的菜地里迎来了求学的孩子们。最早的一批打工子弟学校就这样在有志之士的努力下艰难地生存了下来。这样的学校数量有限,仍有众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知道哪里有学上。


阅读技巧之二、重视关联词


很多时候考生要懂得分清材料文意表述的重点,通常时候材料中会用一些“因果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来阐述段落的真正意义,这种方面的能力其实是和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言语理解”部分一样的,都是要求考生应当具备的。主要的关联词有“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然而、同时、于是、其实、还”等等,通过这些关联词,可以寻找出材料内容的关键词或关键句,为解题指明了路径。


例1. [2012国考副省级] 2010年6月召开的第二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上,某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的名誉会长P先生认为;食品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如果不讲良心,任何环节都可能出问题。该市食品研究所技术总监M先生认为:食品企业应当将自律提到很高的位置,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不能把食品安全的“宝”,全部押在从业者的良心上,还应该强调“他律”,以真正实现食品安全。


例2. [2010年918联考] 专家C认为,从资源综合利用角度而言,单纯强调单位矿井规模并不科学,对于这种政府主导的资源整合,除了在法律层面需要商榷更要在操作中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建立起双方认可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特别是在补偿方面要做到充分、合理、及时。


阅读技巧之三、重视同义词或近义词


申论考试的第一类题,往往就是概括题。做这类题除了按照题干要求精确定位段落之外,就是要通过寻找同义词或近义词来寻找答案点。


出于提高考生区分度角度,很多时候,题目设置者不会就问题的原词而在题中原词重复的,而是会通过变换成同义词或近义词来增加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掌握了这一点这类题就很明确了。
 
以2010年918联考为例。题目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概括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几种主要争议。(15分)

我的分析:


首先,要求概括出煤炭整合的争议,很显然这是一道典型的概括题,既然是概括,就一定可以从资料中找到相关的答案线索,注意不要脱离材料,按自己的理解去概括。


其次,题目中没有对此题答案范围进行精确定位,例如“给定材料题**”,那么就要从更大范围去选择,显然是增加了试题的难度。


再有,题目要求概括争议,如果在材料中仅仅以“争议”这个词反复出现,显然题目的设置过于弱智,缺少区分度,那么为增加难度,出题者一定会进行相应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变换,考生在寻找之前就应当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就争议而只找“争议”。


事实上,那年的材料中,先后用了“质疑”、“担心”、“商榷”,都是“争议”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只要看穿了出题人的这一点计谋,那么这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阅读技巧之四重论点而轻论据


之前在我们中学时代学习写议论文时都学过用论据来证明论点,也学过说明文的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这些知识对于申论考试也是十分重要的。表现在材料中罗列的众多文字,我们应当用我们中学学到的这些知识来帮助我们化繁为简,去粗取精。
   
例1. [2012国考地市级]材料1.下面是某网站最近发表的谈关于公共文化教育的文字:当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城市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城市生命线似乎脆弱得不堪一击。一场不太大的雨雪就能让城市半瘫痪,居民的家也不再是安全的港湾,劣质建材散发着致癌的毒气,劣质缆线成为埋在家里的地雷,泄露的燃气就象身边的火药库,噪音公害仿佛幽灵般游荡的杀手;热岛效应闷得我们大汗淋漓,沙尘暴刮得我们泪眼迷离;逢雨必涝正成为中国大城市的通病;一向被视为“最安全交通工具”的电梯也频出事端,社会上甚至将其作为“凶器”的代名词……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风险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城市灾变几如脱缰之马。
   

我的分析:这段内容我们可以轻易从首句找到关键词“问题”。后面洋洋洒洒的文字,我们发现无外乎都是为了说明前面城市出现的问题的,也就是说这些都是举例子的内容,相比较论点而言这种纯粹的例子是不重要的,我们在阅读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只需扫过即可,不需要精确阅读的。


例2. [2010年918联考]
    目前,全省重组整合煤矿正式协议签订率达到98.5%,兼并重组主体到位率达到96%。2009年全省煤炭产量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一是煤炭产量逐月逐季增长。一季度月均3667万吨,二季度月均4966万吨,三季度月均5810万吨,四季度月均6000万吨以上,全年完成近6.2亿吨;二是在需求减少的情况下,煤炭行业经济效益保持稳定,对财政的贡献率继续提高;三是煤矿安全生产形式趋稳趋好。煤矿事故起数下降40%,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328,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



我的分析:这段文字,从三个方面论证重组整合之后的效果,分别是产量、效益和安全。至于其后的文字都是为说明论证这三个方面而列的数字,我们精读时候可以直接跳过不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3

主题

5413

回帖

839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391
发表于 2022-8-31 21: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看到楼主的帖子,赞一个!都是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2

主题

5457

回帖

843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433
发表于 2022-8-31 21: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o^_^o^_^都是干货,,看得入神,分析的也很透彻,期待能在4-22省考之前看完你的这篇文章,对申论写作无意是雪中送炭。冒昧的问一下,这十三篇这个月能发表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0

主题

5219

回帖

8369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369
发表于 2022-8-31 21: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你们的小纠结啊,我真的很难理解。


你的专业能选的职位再多,你不也只能挑一个报考吗?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每年高考那些考清华北大的考生,基本上其余所有的高校、所有的专业都随便选,他们不也只是选清华北大吗?人都是只选符合自己档次的,而不会因为选择多,而瞎选乱选。


以我为例,有再多乡镇、基层的岗位、偏远山区的岗位,甚至有的职位我去都是免笔试直接进入面试的,我也不会去的。


专业不是决定性的,你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别给自己太多借口和理由,那些都是懦夫和弱者的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8

主题

5281

回帖

815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155
发表于 2022-8-31 21: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快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9

主题

5279

回帖

8246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246
发表于 2022-8-31 21: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简直是追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163人事招考论坛 |Sitemap|网站地图

GMT+8, 2024-6-3 05:32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