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3|回复: 13

一道90%人都做错的言语题,我凭什么要跟机构答案不一样

[复制链接]

988

主题

5372

回帖

8336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336
发表于 2023-7-30 07: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江苏省A卷》
1.人类社会不是单向度的线性发展,得失之间的利弊需要仔细衡量。在雕版印刷快速发展之际,苏东坡曾对青年学子处于日传万纸的环境中“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状态浩叹不已,我们今天何尝不是如此。电子媒体确实带来了文献获取的便利和平权,但是陷入信息海洋中的人类是否比以往吸收并传承了更多的知识,且因此生发出更高的智慧呢?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观点是:()
A.信息技术发展带给人类的利弊需要仔细权衡
B.人类陷入了信息海洋但并未汲取到更多知识
C.文献获取的便利并未给所有人带来多少智慧
D.尽管目前知识获取便利但其中也隐藏着弊端
忧姐解析:这道题,粉笔华图选C,中公选D,且正确率都出奇地低,粉笔正确率甚至到了10%,但忧姐觉得这道题不选C,也不选D,而是选B。

华图粉笔选C,原因是它们体系中的“因此”表强调,中公坚持选D是因为它觉得其它选项概括不全

那么忧姐为什么要铁了心冒着被骂的风险选B呢,请听我狡辩。

·A:A是某些机构的干扰项,其依据是结合了文段第一句,但不选这个。原因是因为,a说的没错,但就是不对。读完能知道作者说的是什么东西吗?不能。言下之意就是,它说的太大了,大到了我们不知道文段写了什么。此题还是要落到学习知识这个点上。

·D:D其实错误的原因和a一样,只不过它的范围更加缩小了,它本身没有错,但是由于b和c的存在它就显得不那么精准了。

·B&C:在区别这两者之前,我们需要弄懂,b、c都是很肯定的说法,为什么能选到b与c呢?明明文段中只是反问,为什么态度能这么笃定。请注意“束书不观,游谈无根”和“我们今天何尝不是如此”这两句话,可以说,这两句话直接敲定了我们观点的基色调,作者对这个疑问的回答态度是直接的,肯定的,不能、没有。

现在来仔细看B和C,这两句话都节选自最后一句话,甚至可以说C由于位置优势,还占据一定的主动性,但忧姐为什么不选它。
请看它的描述:文献获取的便利并未给所有人带来多少智慧

这里就有两个问题,所有人 是否能够等于 人类 的说法,多少  是否能够等于 更高 的说法。答案是否定的,即使本句本身就是一个否定句,但在此处,并未给所有人 可以理解为 不是每个人,但作者是说的 人类的整体而不是从个人角度出发。

更高也不等于多少,多少是一个绝对化的描述,更高是一个相对化的描述。文章的更高是指我们的智慧没有上一个台阶,但多少却是直接说带来了的量,我想信息海洋不是没有带来量的改变,而只是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这就是这道题为什么不选C的原因了,表意错误也是言语(国考类言语)的偶然用法,尤其是在难题中惯用的频率较高。

反观b,至少读b,我们可以知道“信息海洋”多是指“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便捷性读书”,b的唯一缺点在于它的位置并不处于机构言语知识体系的核心位置,但是如果我们真要用这个知识体系来解题,我们面临着一个问题:

按照此说,原文最后一句的“但是”后面才是重点,那么“文献获取的便利”这个在“但是”之前的说法是否比“信息海洋”这个“但是”后的内容更好呢?

所以,与其陷入“术”的“悖论”,不如回归“理解”的本质,从历年真题的错误选项设置习惯和理解的角度去解题,那么我们便没有如此之多的困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4

主题

5283

回帖

835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355
发表于 2023-7-30 07: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忧姐准备了全网最全免费公考资料以供大家学习参考,永久包更新
覆盖(包括但不止):
近三年公考高频核心考点
机构及其他名师课程
行测+申论+面试答题技巧
学习计划,要点,思维导图
行测必记常识+申论必背金句+面试常考热点
.......
需要的,联系我哈gongkaojykd
公考之路路漫漫,同学们要加油哦。
以及很重要很重要的事,觉得内容好的话,请大家不要忘了点个赞哦,未来的局长和局长夫人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5

主题

5356

回帖

816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161
发表于 2023-7-30 07: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忧姐,我想问一下,我做申论总是找不准材料的要点,是为什么呀?

材料找要点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是对于不同材料把控掌握度不同。
我们日前申论材料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纯事例材料,纯议论材料。议论+事例材料。这三种材料找要点的重难点各不相同。
对于纯事例性材料的难点在于:大约三分之一的内容需要我们自己进行归纳概括,要从事例中进行总结。
对于纯议论性材料的难点在于要点非常多,如何进行取舍,去掉没有用的点,保留有用的点,这个就是他的难点。
对于议论事例性材料一般议论是“总”。事例是“分”。抄总”不抄“分”,因为总会带出要点。
归纳概括能力实际就是我们找要点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1

主题

5439

回帖

8472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472
发表于 2023-7-30 07: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忧姐,我申论公文题比较薄弱,不知道首尾该怎么写?
答:
申论首尾怎么写,一是根据材料内容,二是根据不同题型,题型要求你写什么就咋
写,不要被辅导资料框死,你在写一种公文题目的时候,就先想一下这种公文题型特点
是什么,需要什么才算有灵魂,再结合材料内容写,多想一想,想不出来也没什么,看
看机构答案就反推出来了。
还有就是做好总结,比如什么时候需要称呼和日期,标题一般都是要的哈,不要怕
写公文,实在不知道咋写的时候,就去网上找几个政府文件的公文看看就好,就当学写
信一样,这些东西看几篇就能明白,多动动手和网络哈,不要畏难。
还有就是如果考场公文不知道咋写的时候,以前没练过,也别慌,自己考虑一下应
该有哪些格式,格式错了不扣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0

主题

5262

回帖

8232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232
发表于 2023-7-30 07: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A肯定不行,范围太大,题干只是说电子媒体文献获取的便利性导致人类陷入信息海洋,不能放大到整个信息技术的范畴上。
BCD各有各的支持者。粉笔支持C是因为题干中关键词“因此”指代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只是自圆其说而已,在行测反套路的大背景下,面对质量相当高的江苏省考A卷,粉笔的这种关键词判断方法只能对新手快速入门有一定的效果,对难题则不一定,试想如果所有的题都能找到一种相对固定的套路或者方法来解决,说明题目是失败的,不可能存在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办法,特别是对难题。所以C仅仅是自圆其说,而且更高的智慧和多少智慧也不完全对应。
华图支持D是因为D和题干第一句有对应的部分,都提到了弊端,但问题仍然是范围过大,表述宽泛模糊。
本人支持B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排除A后,BCD的后半部分都在说弊端和不利影响,主要差别在前半部分,我们先不管后半部分弊端是什么,先搞清楚原罪在哪?也就是到底什么原因带来这些弊端,这样答案就比较明显了,只有人类陷入信息海洋不能自拔是原罪,其他什么信息技术发展啊,文献获取的便利性啊,知识获取便利啊都不是原罪,所以只能选B。带入生活场景想想,真正有弊端的是人类陷入信息海洋不能自拔,好比有人刷头条上瘾,一分钟也不能停,实际上并没获得什么有价值的知识,而不能怪便利性或者技术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0

主题

5260

回帖

8200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200
发表于 2023-7-30 07: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开始选的是B,但现在我觉得选C

我一般不会先看选项,我们只看题干。题干中,但字那句无疑是重点,

但我想强调的是苏轼的那个论证:“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意思是:不看书,就会没有根据信口乱说。

B.人类陷入了信息海洋但并未汲取到更多知识
C.文献获取的便利并未给所有人带来多少智慧

这个例子能证明的我觉得是“智慧”更多,不是知识更多
个人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3

主题

5415

回帖

83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334
发表于 2023-7-30 07: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并且,那个
“文献获取的便利和平权”,对应的就是古代的那个“雕版印刷快速发展之际”,讲的都是文献获取便利了。
这是因,它们会导致人们陷入信息海洋却不观书。重点不是信息海洋,重点是不观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6

主题

5374

回帖

839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391
发表于 2023-7-30 07: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观点,倾向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9

主题

5290

回帖

8137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137
发表于 2023-7-30 07: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豪气顿生 发表于 21-10-1 12:03
A肯定不行,范围太大,题干只是说电子媒体文献获取的便利性导致人类陷入信息海洋,不能放大到整个信息技术 ...
个人意见:题目中不是找原罪,只是分析科技进步带来的这种读书的便利(古代是印刷术,现代是电子媒体),到底能不能启迪人类的智慧?答案是,读书的这种便利,让人们处于信息海洋,而不能更加启迪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0

主题

5219

回帖

8369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369
发表于 2023-7-30 07: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倾向于选C。文段大意为“获取知识更多更便利,但未必能生成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163人事招考论坛 |Sitemap|网站地图

GMT+8, 2024-5-20 15:47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