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6|回复: 19

一道申论真题“困境中的不绝希望”-------探讨"理解题"的解题思路

[复制链接]

949

主题

5290

回帖

8137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137
发表于 2023-8-31 16: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适用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
 4.越是上学难,有些农民却越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上学受教育上。如F村各家相互攀比“不惜血本供孩子读书”,以至出现了忍饥挨饿、倾家荡产供孩子读书的“英雄”。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有社会学家计算过,一个大学生4年学费大约相当于一个农村居民20年的纯收入。不用说西部贫困地区,连基本脱贫的东部地区的农民孩子的“大学梦也越来越远了”。实际上,新世纪以来,农村孩子在大学生源中的比例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几乎下降了一半,这就意味着“通过高考,农村孩子向上流动的渠道”正在“缩窄”。贫困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仍相当大,也就是说,农民倾其全力支持了教育的发展;而现在一旦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危机,贫困农民家庭所受的损失将是巨大的。
  在当下中国农村出现了必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现象:H省的一个调查表明,个别地区的农村贫困生的失学率高达30.4%,辍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他们的父母有的过去还能读到高中毕业,而他们之中有数量可观的人初中还没有读完,由此导致的劳动者文化素质的下降,对未来中国发展的影响,确实令人担忧。有社会学家指出,“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明显的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现象”,“G省的抽样调查显示,由于教育因素返贫的农户,占返贫总数的50%”。农民寄希望于教育使他们的子女另寻出路的想法靠不住了,于是“辍学”之风抬头,用一著名作家的话来说,就是用辍学来“保护人心,保护土地,阻止下一代向充满着蔑视、冷漠以及焦灼不宁的惨淡日子滑落”。
  但也如这一作家所说,这样的选择既显得“荒唐”,又有些无奈。而且也还有许多农民几乎是孤注一掷地仍然将孩子的教育放在生活中的第一位,这样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努力确实给人以悲壮感。一位下乡支教的大学生说,这是“困境中的不绝希望”。如果不对农民寄以希望的教育(包括农村教育及城市教育)进行新的反思与改造,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农民子弟就业难的问题,恐怕很难实现他们可以看到并应享受的教育,即广大农民寄以希望的教育。


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解题思路:(1)含义解释,按名词解释的思路来写
           (2)含义解释+原因分析+对策
答案:
      第一种思路:
      “困境中的不绝希望”是指农民在各种困难下,仍然执着的投资教育,希望孩子通过求学来改变家庭命运。其中困境是指:经济困境:农民家庭贫困;教育困境:农村教育资源匮乏,上学难;就业困境:大学生就业难。不绝是指:没有绝望,执着的追求。希望是指:通过教育改变家庭命运,实现向上流社会的流动。
      第二种思路:
      “困境中的不绝希望”是指农民在家庭贫困、教育资源匮乏、就业难的境况下,仍然执着的把子女教育放在第一位,希望他们通过求学来改变家庭命运。现象出现的原因:农村经济落后、农村教育资源少、大学生就业难等。政府应:落实惠农政策,加快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调节城乡教育资源,扶持农村教育发展;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哪种思路好,是不是还有其他思路,请大家评点。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3

主题

2万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9142
发表于 2023-8-31 16: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我终于又碰到一个会学习的,你是把问题提到点子上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6

主题

2万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8859
发表于 2023-8-31 16: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种好,因为比较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3

主题

2万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9142
发表于 2023-8-31 16: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关注了。。。。 个人觉得第二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6

主题

2万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8859
发表于 2023-8-31 16: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种好,第二种明显套路式的答法,第一种紧紧依据题目要求。题目要求对表述的理解,既然理解就是理解其含义。况且字数只有150,第二种方法必然导致论述不深刻。<hr>回 2楼(baibai0) 的帖子
申论切忌想要全,就像09年省部那个对口号的质疑,谈从两方面看,想要占尽所有便宜最终导致几乎没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3

主题

2万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9142
发表于 2023-8-31 16: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 理解类题目尤其在第一题 作为概括来讲 字数要求严格 如果像第二种答题方式 有些蜻蜓点水 不深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6

主题

2万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8859
发表于 2023-8-31 16: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倾向第一种,与题目要求紧密联系,第二种觉得有点答非所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3

主题

2万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9142
发表于 2023-8-31 16: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上最遥远的   距离是,我们俩一起出门,你去买苹果四代,我去买四袋苹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6

主题

2万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8859
发表于 2023-8-31 16: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觉得第二种好,有逻辑又很清新,又紧密结合题目!楼主的思维真是太好了,一点都不含糊~,学习了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4

主题

2万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9188
发表于 2023-8-31 16: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种逻辑没有问题,问题是材料没有看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163人事招考论坛 |Sitemap|网站地图

GMT+8, 2024-5-20 12:3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